第二个是我想讲:中国茶道到底有哪些基本的精神要素?或者说精神性的内容?
从字义上面来讲,茶道怎么理解?对中国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感兴趣的各位,在听本场讲座之前一定看过相关的文献和资料,都接触过茶道这个概念,大家都听说过、许多人对茶道的不同归结。我搜集的有三、四十种对茶道的不同定义。我个人的定义是将茶道归结为一种精神世界,即基于茶自身的性质而淬炼出的精神世界。这地方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把茶道理解为精神世界。也就是说,你仅仅是喝茶,喝完就结束了,这仅仅是个生理过程、生理活动,它不是茶道。如果发生了和茶及喝茶的人进行的主体性交流,对茶进行了观照,做出了反观、反思,这时候才进入到茶道。所以,茶道一定要归结到一个精神的层面。它已经脱离开了解渴式生物性、物质性层面。这是第一个我想要强调的。
那么,精神世界是哪些内容?这确实可以赋予它很多东西。我讲茶道我赋予了它什么东西?有人也把茶道理解为精神世界,但所谈的精神内容太狭隘了,比方说就有学者将茶道定义为什么样的礼仪规范,这显然太窄了。有些茶道是通过特定的规则和程序来展示的,但不是所有的茶道都这样,那些没有接受茶道的特殊训练,不按照特定的泡茶法冲泡的人,如果他自身独立喝茶,独自感悟了茶的里面要获得的东西,这算不算茶道呢?所以,过窄的定义,可能会排除掉很多能够吸收进来的内容。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茶道一定是跟精神发生了联系才可以叫做茶道。
第二个我讲到,一定要基于茶的性质做出淬炼。为什么要基于茶的性质?因为人类的很多精神活动确实不一定非得经过茶。例如读书,在座的各位一定喜欢阅读,读书能使人明智,读书也可以获得精神满足,特别是获得思想意识的提升。不光是阅读,大家出去看展览、听英雄事迹报告,以及某些社会实践,例如通过学雷锋做好事,做点滴的好事,这些实践也可以让人在精神、意境上获得提升。进入精神世界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得喝茶。但是,既然是茶道,它只能是喝茶。其他的可以不用喝茶,但谈茶道必须是要喝茶。你不喝茶却谈茶道,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所以,一定是基于茶的性质。那么,茶的性质有哪些?这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了。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就我个人来讲,特别是跟传统儒家相关联,我认为茶道精神,可能包含如下内容,这就是闲、隐、乐。我把它归结为这三个方面。
在这里,我稍微提一下,茶道事实上跟其他的、脱离实物的抽象的形上大道不一样,它是介于形上、形下二者之间的,它不能脱离开茶的属性。脱离开茶,谈的已经不再是茶道了。具体的茶道精神有哪些?这里我谈的仅是我个人的理解。因为关于茶道精神,很多人都有各自的归结。比方现代中国茶道大师庄晚芳先生,还有台湾的茶艺大师范增平先生、蔡荣章先生,他们都有各自的理解,每一个人的理解确实是基于他自己对茶道的认识和感悟,从而有挺大的差别。那么我自己的理解,是基于我对茶性的体会及我觉得这个茶性跟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我就提出了“闲”、“隐”、“乐”这三个方面。
我认为“闲”是中华茶道的心理基础,“隐”是中华茶道的社会主张,“乐”是中华茶道的价值追求,就三者的内在关系来讲,“闲”是前提条件,“隐”和“乐”是刻意营造或试图表达的精神状态。
下面,我稍微再具体展开一下。闲、隐、乐作为茶道精神,究竟应该怎样去解读?“闲”,这个词,在汉语中有很多解释。负面的可能是指游手好闲、吃闲饭等等。正面的话,也有很多含义,包括从容、优裕、散淡、豁达。我们将它理解为一种茶道的精神,当然主要是指正面的解读。但是,我刚才讲到“闲”这个词本身有负面的能否,所以有不少人反对茶道,跟这个也有关系。我刚才也讲到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陆才开始重新恢复提倡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为什么新中国建立后,大家反对茶道、反对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呢?其中很重要原因跟这个有关。你喝茶又不劳动、又不干活、游手好闲的,这个观念,现在的人可能想来觉得很不可思议,但当时很多人真实就是这么想的。至少在50-80年代初,这30多年间,那时候的人,不仅时间,连人都是政府的、国家的,所有的时间都放在生产劳动、政治学习、做好事等上面,反正都是被政府、被单位安排了的。你居然还能有闲时间去喝茶?那一定是二流子,一定是没有追求的,没有上进心的人。当时的中国社会确实是有不少人是这样认识茶道、理解“闲”的。
现在的中国走到今天,不光是中国,包括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工业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就会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了。因为,大量的工作被机器所取代,人的空闲时间就多了。比方,举个例子,可能在座的年轻一点的听众不知道,我们现在的双休日是什么时候才 有的?大家知道是到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吗?92年提出来的,不知道还记得不?92年隔一周休两天,也就是第一周休一天、第二周休两天,两年后,94年才实行了双休日。双休日,一周就多出一天了,干嘛呢?干家务一天就够了,另一天你就可以休闲了。像在座的各位今天来听讲座,实际上就是有闲暇了。闲了,意味着第一你得有空、第二你得有闲钱。家里若穷的话,饭都没得吃,家里都揭不开锅,你会来听讲座吗?肯定不会。你会想着怎么打第二份工、第三份工,以贴补家用。现在大家不仅时间闲了,而且经济也宽裕了,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追求出现了。所以,有了闲暇的人就有这种可能性,他愿意花时间尝试具有个性的生活追求。所以,现带社会一方面,大工业生产造成了人的求同性,也就是我刚才讲的平等性,但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又提供了通道,让你们能够实现自己的多样化、个性化的追求。比如说闲暇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口,如何度过闲暇恰恰体现出个人的个性。比方说,你要找对象,对年轻人,我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忠告,你找男友或女友时,有个很重要的角度观察他,你问他,不上班的时候,没事的时候干什么?如果他告诉你,就是看看电视剧、上上网、玩手机,这样的男人或者女人,不是你结婚的合适对象。我这个说法绝对是过来人的经验,这个人你很难指望他将来一起帮你带孩子、做饭菜。他的闲暇时间反映了他的个人生活品质,如果是很无趣的,表明他是没有精神成长的自我愿望。所以,一个人如何度过闲暇折射了他的精神修养境界。
“闲”是中华茶道的一个重要内容。茶道里面的“闲”有其自身的内容,它肯定了有功夫的内容,在茶上面下功夫,所以,茶因“闲”得以成就,“闲”因茶得以充实。我刚才讲到,人们喝茶才可能获得茶道。但即便喝茶,也不一定自动获得茶道,你必须用心喝茶。用心喝茶是什么意思呢?喝茶的时候,你得放下其他事情,把喝茶本身当成一件事去做,用心去体会茶的滋味、茶的味道,将自己的思绪融入茶汤中,感受这个冲泡方法合不合适?这个温度合不合宜?这才会让你真正感受到你和茶之间发生了更深刻的内在关联。
我原来也不太懂,别人泡茶的时候,我会时不时询问、插话,因为当老师的,会有好为人师的毛病,现在才知道这不仅非常不礼貌,也完全是茶道的外行。我的一位朋友,他是非常出色的茶艺师。他泡茶的话,我发现,他只要一泡茶,任何人跟他说话,他根本就不理睬,旁若无人地自顾自泡茶。他的心根本没听见,他真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为啥?他的心,他所有的五官全都调动起来投入在泡茶这件事上。这个就是他的茶为什么泡得好的原因,因为他把自己投入到茶里面,茶也因为他变成了一个艺术品,成为了有滋味、令人回味无穷的东西。我相信不光是他,只要是用心泡茶的人,都会有这个感受。今天回去后大家就可以试一下,什么也不说,慢慢的泡茶,慢慢的喝。哪怕三五分钟,你去体会一下,你会发现这样冲泡出来的茶、喝下去的茶一定跟平时不一样。而且这个喝茶之后,让自己静下来,当你从茶中走出来时,你会发现你身上相当于基督教教徒做了一次祷告。基督教教徒需要向世外的他者去祷告,中国人就找到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法门,这是天天都可以做到的,你向茶,通过茶看到了自己。但是,你一定要排除其他的杂念,至少在泡茶、喝茶的那段时间中不为外物所束缚。所以,这个“闲”是一种精神上的闲,从容应对,不是急急慌慌的,不是应付。带着置之度外的心,全身心投入,这种闲才是获得精神成长、自我发掘的条件,个体的自由意志才可能由此生长。
现在我讲第二点“隐”。“隐”也有消极含义和积极含义的不同。消极含义是指明哲保身,积极含义是指脱俗、淡泊、精俭、洁身自好。“隐”曾经也被贬低,比方说孔子就挺讨厌“隐”。大家看《论语》、《孔子世家》等文献就会知道,孔子对隐士是非常不屑的,他认为他们是一种逃避。但是,儒家思想到后来是有变化的,特别是受到佛教影响之后,到了宋明时期,儒者、大儒也并不一概反对“隐者”。但是,“隐”不是无所事事,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是这个意思。要不然你就不能理解顾炎武说到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了,儒者是心系天下的。所以,这地方讲到的隐,已经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隐。像在座的各位,某种程度上也是“隐”。本来今天上午你可能有个应酬,中午又和朋友去喝酒,但你拒绝了,来听一个学术讲座。这个就是“隐”。为什么这么说?那种喧闹、喧嚣,喝完酒之后,身体不舒服,而且跟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疼不痒的话,很无聊。你想让自己的精神很充实、心放空,就来到这里了。这就是隐。“隐”不一定是物理意义上的,一定非要到一个山洞里去,不是。如果你能够对很多无关生命本质的东西,比如说一些名、利等说不,并且躲开它,你就体现了“隐”。“隐”是你采取的态度,不一定就是物理意义上的隔绝。这正是我们要讲的“隐”。
所以,“隐”,特别茶道当中的“隐”,是茶人隐者,它与生活中如何立身这样的问题关联起来。大家可能看过很多论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论茶道的人说,茶的一个很重要的个性是一起、一伏,茶叶在茶杯里起伏。你把杯子拿起喝一口,然后放下。放下,拿起,就两个动作,很生活化、很日常的行动。但喝茶的人,如果用心去做、全身心投入,就可以从这两个动作感悟到很深的思绪。比如,你刚刚跟你的先生吵了架,坐下来喝茶,一个要求就是静下心喝,把自己排空去喝,这时候,你看着茶叶沉沉浮浮,你会恍然自省:我何必争这两句呢?他说的也有道理。你退一步,这时候的话,就实现了你作为饮茶者在茶道上的一个新体会。借助茶道,从喝茶当中悟到一个生活的观念,或者生活中的一个哲思、哲理,你可能走出房门,去跟他说一声:刚才是我不对,我没必要那么执拗。当然也可能,喝茶时你再细想,还是发现他错了,但吵起来总是伤感情的,依然可以对自己的处理方式和冲动做出反省。不是说,喝茶就意味着总是要自我批评,不一定,但至少,你不会纠结,你不会斤斤计较。计较的人,就没有做到“隐”。茶道中的“隐”主要就是要人们,不拘泥于、不固执于狭小的我,把我放那,把我固定化,那么就很难说你是隐了。隐的话是不强化你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特性。这是我们讲的茶道的“隐”,我们就不展开。
现在,来看第三个,“乐”。“乐”曾被中国传统文化所看重,认为它是一种乐观、积极饱满的。也有好多学者这么主张。比方现代哲学家李泽厚先生把中国文化归为乐感文化,他还为这种乐感文化做出了对比。对比谁呢?日本。在1946年,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出版了一本书叫《菊与刀》,这本书是想为美国五角大楼的国防部提供一个理论参考,美国五角大楼早在1945年初就判定,美国将战胜日本,战胜日本后该怎样统治日本?就要事先了解日本到底有怎样的文化?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就把这个委托给了这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接到这个项目后,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写出来。怎么让美国人认识日本文化?他把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作对比。西方文化是什么?基督教。日本文化是什么?是神道。这两种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什么?他找到了两个关键词。日本的文化是神道支配之下所形成的文化,他理解为耻感文化,就是羞耻。可能是受到这个启发,李泽厚就对应的提出乐感文化,认为中国既不是一种西方式的罪感,也不是日本式的耻感,而是一种乐感。
但是,李泽厚所讲的乐感文化,跟我这要讲的中国茶道的“乐”不完全一样。因为我不是直接受到李泽厚先生的启发,我更多是受到周作人先生的启发。大家知道,周作人是好喝茶的,而且写了多篇关于茶的散文,都是美文,写得非常不错,大家有兴趣可以读读。他的哥哥鲁迅先生也写过。某位老师说过,鲁迅之所以在现代中国地位很高,是因为革命年代需要鲁迅这样“一个也不饶恕”的人,但是,进到市场经济社会,进到现代城市生活之后,大家可能更喜欢周作人。因为周作人所强调的生活方式跟今天的休闲文化很合适。所以,现在中小学教科书减少或者撤掉鲁迅的作品,我觉得没有那么明显的政治含义,我觉得从时代意义来讲,鲁迅的作品或许真的不适合现在的小孩,他们没法理解鲁迅当年的“不饶恕”。现在又开始强调复兴国学,儒学的宽恕、仁爱等,跟“一个也不饶恕”的做法就无法协调了。周作人写的东西,你现在看,不过是七八十年前的东西,所讲到的对人生的感悟还是能够打动人的,可惜的是,他的感悟是在日本侵华后,他在租界里、在沦陷区,仍然有这种闲散心境,这可能不太合时宜。但是,换个角度讲,这不正是中国文人惯有的自得其乐吗?应该说,仅仅将周作人归为日本的汉奸、日本文化的崇拜者、日贼等,恐怕是有问题的。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上也有很多像周作人这样的人,周作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类型,并不是他做得特别出格,我觉得不能这么理解。我对中国茶道精神的理解就是在读了他的作品后受到的启发。
我觉得,“乐”确实是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茶道方面尤其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再难受,对于一个喜欢喝茶的人,喝到一杯好茶,马上就会释然。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体会,只要喜欢茶的人,一定会有这个感受。而且,这种短暂的、片刻的快乐,很可能就会让你刚才的不愉快、紧张情绪,得到消解。所以,“乐”可能是很有意义的。在体悟茶道当中,对乐的追求,恰恰使中国茶道跟日本茶道很不一样。这是我感受到日本茶道跟中国茶道最大的区别,我认为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但很可惜,很多人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日本茶道,大家看过一些影像片或者一些资料的话,就会有所了解。日本茶道非常规矩,现在的日本茶道的做法,就是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仪式,几百年前就确定了。日本茶道的宗师千利休所创造的日本茶道是对前人的总结,在他之前有很多人做出了不同的努力,因此,也有很多流派,但千利休受到村田珠光这一系的影响,他又增加了很多自己的理解,他的承继者们也有所改变,他的弟子的茶道流派与他的家人的茶道流派就非常不同。自他的孙辈开始分出了三派,即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这三家在茶道器具和冲泡方式上也有些微不同。这是日本的抹茶道,还有一个煎茶道,煎茶道跟千利休创立的抹茶道完全不一样。因时间关系,我们不展开了。就讲千利休所创立的抹茶道,千利休在寺庙待过比较长的时间,受到佛教的影响非常深,特别是禅宗,而且千利休生活的时代是日本的战国时期。日本战国时期不断征伐、杀戮,武士出战、打仗之前,通常会举行一次茶会告别,这个茶会喝完了,茶杯一摔,明天能不能见到就不知道了,所以,一期一会,这就是它最初的含义,即生死离别。最初日本喝茶、泡茶的都是男子,没有女子什么事。
那么,大家现在看到日本茶道基本上都是女人,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到二战期间,大概是到了40年代初,日本女人才开始泡茶了。为什么?是因为日本到40年代初,战线不断拉长,打到了菲律宾,打到了印度。一个小国,有多少兵源?最后把在校的大学生、高中生都征招入伍参战,原来长子、独子不征兵,后来也都被征兵了。所以,没有男人了。没男人,就没人学茶道、没人传承了,只好通过日本的军部给日本天皇打报告,天皇才特批女子也可以学茶道,学茶道之后可以开课带徒弟,就可以养家了。所以,日本女子学茶道其实很晚,以前都是男人学,而且以前主要是用来征战之前告别的。这个跟中国的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观念完全不一样。
大家想一想,中国文化主张生死离别是喝酒,一个将士要上战场前一定是喝酒,甚至包括在一个人执行死刑前,给他最后一碗饭的时候也给他喝点酒,绝对不是喝茶。所以,在中国酒是俗文化的代表、茶是雅文化的代表。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为什么能推出茶道、酒就不能提出酒道?这是有道理的,喝酒让人欢快、忘形,酒喝多了,开始神志不清,相互吹牛。但是,茶会让你清醒,让你冷静。而且,围绕着喝茶,产生了相应的清静、优雅的文化形式,比方,吟诗、作对、画画。但是,喝酒再喝多了,喝高了,可能砸桌子、摔碗、打架等。所以,茶能成为茶道,酒就不能走出酒道,这与各自的属性和其他文化的关联性有相当的关系。
日本的茶道里面包含着很深刻的生死别离的沉重和悲观,所以,千利休把日本茶道精神归结为四个方面“和敬清寂”。寂,寂寥,不能仅仅从审美上看,要从生死离别看,设想你处于战争过程当中,第二天随时就会被杀死,这样,你才能理解日本茶道要表达的意境。但是,日本人很成功地把茶道精神改写了。二战以后,就是现在的里千家的宗师千玄室,今年已经95岁高龄,他多次到中国,曾为邓小平点茶,也给中国捐赠了多个里千家风格的茶室。他在二战末期已经被征召入伍了,结果,还没到前线,日本就宣布投降了。所以,他还活下来了。他很快意识到战争结束后,日本要开始翻开新篇章,他就开始宣传和平。日本茶道的精神,就是我刚才讲到从千利休创立到日本战败的1945年,从来跟和平没有什么关系。“和敬清寂”那个和,并不是和平的和,那个和就是生死和解的含义,是这个含义上的和,并不是和平的和。但是,日本人把它改写了。战后他们反复倡导,日本茶道很和平,实现天下和平。而且,在国际上,一讲茶道,西方人首先想到的是日本茶道,一讲茶道精神,就认为是天下之和、天下和平。这其实是日本茶道创造出来的新传统。日本茶道的旧传统、老传统,根本不是和平,恰恰是战争和死亡。所以,一定要认清这一点,我觉得很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人并不了解这些历史。我有个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界的朋友,苏州一个职业学院的老师,她就创办了一所日本茶道学校,教授日本茶道。我委婉的和她说过,提醒过,日本茶道的历史跟今天所呈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她根本不懂日语,我觉得你至少应该学点日语,直接看原文去全面了解日本茶道的历史,否则你教人就是误人子弟。我觉得她真是在以讹传讹,不了解这段历史,不知道真相,你以为日本茶道就是和平,我觉得真的是很贻害中国人。这也是我为什么最近这几年开始,和我的同事一道,力推茶道、中国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就是想在已经被世界所公认的韩国茶道、日本茶道之后奋起直追,能从更高的学术层面上做一些工作,能够纠正一些偏见。
好,我就不再展开了。刚才我提到,我所说的这些东西,都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当然,在座的各位也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解、自己对茶道的体悟,得出自己的认识,我觉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挺好。我也提到,我今天只谈中华茶道跟儒家的关联,不谈和道家和佛教的关联,不等于它没有,只是时间有限,我略而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