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和谐:茶人的终极理想(一)
“和”是茶道的基本原则,也是茶德的核心元素。中华民族提倡的“道”是“天道”,是生命之道、规律之道,所以它重视“和谐”。重“和”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中华茶道,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之一,在核心层面就是“和”的文化形态。
中华儒释道三家文化对“和”都很重视。“和”的内涵非常丰富,道家有“冲气以为和”的表现,崇尚人与万物的和谐,阴阳协调,自然无为。佛家讲究缘起无我,因果相续;理事圆融,事事无碍。佛教所说的圆融无碍,即是教人克念作圣以达到和谐的境界。在儒家思想中,“和”的概念就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太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儒家核心理念“中庸”、“仁礼”更是直接促成了中华茶道“和”的内涵形成。茶事活动中,“和谐”“和睦”“和顺”“和气”,或是“和美”“和平”“和合”“祥和”等等,都是“和”之茶德的不同表述。
中日韩三国茶道思想中,其对于茶道精神(注:有时也称为茶德)的概括,有着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看法,但却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和”。如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韩国茶道的“和敬俭真”,以及中华茶道的“守真益和”。这种集体共识当然是规律性的,绝非偶然。可见,“和”在茶道精神上,确实有着不一样的地位。
其一,“和”是中正,是适度。中和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部分。“和”是中、是度、是宜、是恰到好处。“和”也就是指不同事物或对立事物的和谐统一。它涉及世间万物,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人际关系的协调,因此“和”也就成为儒家礼仪中的最高原则,故《论语·学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周礼·辐人》说:“和则安。”《乐记•乐论》:“和,故百物皆化。”《周易·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在情与理上,和表现为理性的节制,而非情感的放纵;行为举止,要表现得适可而止。
世间万物皆有度,适度体现在人生的方方面面,茶事亦不例外。采茶讲究“三才合一”:天时即采收的时间,地利即好茶出深山,人和即制茶师傅的手艺。制茶过程中,杀青温度就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泡茶时,投茶量要适中,多则茶苦,少则茶淡;泡茶的时间也要恰当,不长不短为好;分茶时,要均匀地给每位客人分茶,动作自然大方而不宜矫揉造作;茶席设计要和谐,在布景、插花、熏香、挂画、音乐选择要与冲泡的茶品相适宜;茶人说话要和气,语速要平和,要和颜悦色,切忌声色俱厉;客人之间要以礼相待,互相尊重。
其二,“和”是包容,是调和。和者,即和谐有序,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君子之道就是既尊重别人的意见或见解,又不丧失自己的原则立场;既恭敬谦虚,又操守原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第三十章》)。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理念,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这些思想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茶事中体现出来,促进了包容调和的茶道精神得以形成。
饮茶一方面注重自省,另一方面注重沟通,理解他人,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情谊。“五音不同而声能调,五味不同而物能合。”(《管子·宙和篇》)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茶人总是要求自己保持高洁的情操,然后才能在茶事活动体现出高逸和雅的艺术境界。无论是煮茶过程、茶具的使用,还是品饮过程、茶事礼仪的动作要领,都要不失端庄典雅的中和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