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的能力并不仅仅在于符号本身,而更在于它的意义。符号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在文化中所构成的丰富内容。非符号化的文化需要生活体验,符号化的文化易于扩大影响,为人们所理解、认识并接受。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子·告子上》)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文化。这些经过锤炼和沉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华夏各族人民的性格、情感、精神、智慧,是中华民族相互认同的标志和纽带。中国茶道根植于华夏文化,渗透了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和艺术等理论,与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饮茶品茶,本身就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选择一种品饮方式,就是选择一种民族文化与生活理念。接受了中国茶道,就等于接受和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饮茶的方式、器具、服饰、礼仪、规范、修养、语言、举止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化表达。茶道已经成为现代人眺望与回溯远古文明的文化焦点,成为东方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指涉。
可见,茶道超越于一般的饮料,而上升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绝非偶然。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艺术品的各部分、元素按照独特的方式组合,形成美感,各部分呈现的姿态和组合方式便具有意味深长的意义。(克莱夫·贝尔著,薛华译,《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4页)茶道作为品茗艺术活动的文化自觉,鲜明地体现了这种特点。茶,能将道(形而上)与术(形而下)、物质与精神、生活与信仰、个人与群体、人类与自然等有机结合。在形式上,茶道诉诸各种技艺规范与礼仪,前者涉及精茶、真水、活火、妙器、雅境、技法等多个元素,后者则贯穿整个茶事活动的过程之中,使茶事活动变得温文尔雅且井然有序。
在内容上,中国人饮茶,不仅追求美的享受,而且在品茗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思想、信仰等人文内涵,通过饮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佛家的禅机,道家的清寂,儒家的中庸与和谐,都渗透在茶汤之中。所以,茶道是一定民族与社会精神品格、价值观念与艺术形式的结合。解读茶这种文化符号,将更好地认识茶道的文化特性,以及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理念与美学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