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各地的青心乌龙茶种制成重发酵茶,红茶与乌龙茶各占一部分,是最近约十年间才流行起来。这大概和市场流行变化有关,往往每段时间流行的茶叶都有不同,轮番流行。
在清朝同治年之前,台湾制的传统乌龙茶风行世界,与西方调味茶常用的红茶十分不同。oolong tea这个英文单字就在那个年代出现。到了同治年间,洋行说全世界景气不好,停止收购台湾的乌龙茶,台湾茶农的经济收入受到打击。这时福建有一对父子到台湾去,研究出轻发酵的包种茶。包种茶做起来之后就是全世界最新的茶种、最新的特色茶,又卖的很好。到民国十几年时,全世界又开始转向流行红茶,所以台湾红茶公司在民国24年成立,逐渐打开国际市场,运销到全世界80几个大港口,这等于到了全世界。
到了民国50年代时,823炮战结束那段时间,全世界又开始流行绿茶,所以即使名称是台湾红茶公司,又开始大量做绿茶。运销摩洛哥最多,因为中东与非洲国家需要叶绿素,日本也要绿茶,所以民国50年代起是绿茶流行。到了70、80年代,罐装乌龙茶饮料开始风行,1985年开始在台湾出现的第一个易拉罐“开喜乌龙茶”最为知名,改变了人们的饮茶习惯;紧接着又因为“老人茶”的兴起,流行轻发酵或焙火过的包种茶,前者如高山茶或文山茶,后者如冻顶茶。此时,来自台湾的品牌天福茶也影响到大陆市场,将传统本是重发酵的安溪铁观音,被天福改成了轻发酵,带动起大陆新的流行,如今想买传统重发酵的铁观音都不容易买到了。到了最近十年内,两岸流行趋势又转到红茶,比如正山小种这些,甚至绿茶为主的龙井茶区也制作起红茶。(按:虽然说某个时期流行某种茶,但其他不同发酵度的茶还是继续存在,只是消费量暂时较低。)
我个人的感受是,上个世纪60—80年代台湾的高档茶叶消费非常旺盛。从陈水扁当政,经济渟滞后,开始就下滑。但马英九当政后半期来自大陆的众多游客,为台湾高档茶市场带来数年荣景。
台湾茶产业不仅受岛内经济政策的影响,也受岛内其他综合状况的影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北部第二高速公路的开辟,开辟这条公路挖掉了很多茶园,关西镇三十多年前的茶园面积,官方数字约3千公顷,农会的数字是4500公顷,台湾的农会是全台湾最大的农民组织,非常规范化,关西镇农会的总干事给我讲,北二高开挖后,带动财团沿线炒地皮,财团一炒,4500公顷的茶园几年间立刻萎缩到剩下约2千公顷,并继续急速下降,现在关西大概只剩不到300公顷了。
台湾过去一年外销约三万公吨,现在是内销三万公吨,因为台湾自己也需要消费。进口来源主要是东南亚,所以游客在观光区很容易买到假的台湾茶,官方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这几年媒体也登了许多,官方虽有意取缔,但是恐怕难免还有不肖业者。农政机关近年来办理各种农产品“履历认证”,让各种产品有来源可稽,有些茶商、或茶区农会的下属组识茶作班或茶叶合作社,就开始加入这种认证制度,提高产品对消费者的信任度。
刚刚讲的是土地和交通建设,第二点就是政府管理方法的问题。1930年代之前关西有数十家茶厂,都是有工商登记的大厂,每家一天可以消化数千公斤到两万公斤的茶菁。因茶园大幅萎缩之后,原料严重不足,茶厂却还在。有位陈姓业主到安徽做绿茶,向台湾官方申请进口到自己的工厂加工、包装、再制、运销出口,他希望在政府管制下,出口量不低于进口量,即可不影响岛内的农民,这也是一种保护方法,但台湾的官方不同意,结果当时两货柜绿茶只好在港口销燬了,因为在仓库摆久了租金也受不了,然后他在安徽的茶厂也停掉了。
日据时代就有日本人办的茶业传习所,台湾光复之后,民国40几年也办起了茶业传习所,训练专业人才。我两个叔叔就是从这出来的。当时传习所出来的许多专业人才,派到台湾各个与管理茶业有关的单位,成为台茶兴盛时期的幕后骨干。到了20年前这些人都陆续退休了,现在的茶业管理官员们,都是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考试及格,就到基层单位去管茶农茶厂,大多数无茶业实务经验,成了外行人管内行人。这也是台湾茶业没落的另一个原因。2010年圣诞节前,新竹县政府欲派员参加杭州一场“中国茶业发展研讨会”,官员中无人懂茶,于是县长点名要我前往参加,协助讲点东西。
三十年前国际的因素不太影响台湾茶业环境,全世界都在消费茶叶,况且我们的茶厂可以外销当时八十几个港口,什么国家喜欢喝什么茶我们都可以做,关键还是官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