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海赌赌船(jc710-VIP认证)官网-Perfect Platform

    中国人民大学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致力于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致力于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致力于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郑毅;熙春茶,西行英伦二三事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本文作者又名郑新保,安徽宣城人;安徽省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研究会副会长,黄山市徽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徽州茶史、近代茶学、中国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本文专为第五届“我与茶道”征文活动撰写的投稿,征得作者的同意,在人大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网站、微博、微信公号推送,以飨读者。感谢作者的大力支持!

     

    郑  毅 

                                       

    熙春茶(Hyson),源自“熙春”(hei1 cên1),也称贡熙茶(Hyson);是徽州屯绿茶的一个花色品种。据《中国名茶志》介绍:清同治、光绪年间,精制茶分珠茶、雨前、熙春3个种类。熙春茶结构为不规则的块状,多由茶叶幼嫩芽头和肥厚叶子叠合而成,分别按茶块大小和身骨轻重分4个品级。清光绪年间徽州歙县知府何润生在《徽属茶各条陈》中对屯绿茶也有介绍:“绿茶内分三总名,曰珠茶、曰雨前、曰熙春。熙春内分四等:眉正、眉熙、副熙、熙春。另据《中国茶业问题》一书介绍:“依摘叶之季节分为:眉熙、正熙、副熙以及贡熙。珠茶形圆,雨前形纤;而熙春则介乎纤圆之间,比其大较也。”

    清代江之纪《熙春行》诗“序”曰:“徽茶昔称松萝,近以熙春为最,色味双清,价逾闽产,商载南海,鬻诸洋人,岁得番银百万。”诗人明确地指出徽州茶叶品类之变迁,已由明代松萝茶为主转向清代熙春茶色味为最;同时,熙春茶经广州转销英伦以及西欧各地且获利颇丰。当时,西方人则称松萝为(singlo),称熙春为(Hyson)。根据英文词典释义,以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柯林斯英语大词典)为例:采摘较早制成的为熙春茶,次之为熙春皮茶;英语“hyson”为hei-ch'un(熙春)而来,寓“明媚的春天”之意。

     

    (一)

    17世纪,随着荷兰人将中国茶叶运销到欧洲各地;徽州松萝、屯绿以及熙春等绿茶也开始了外销的贸易之旅;它们翻山越岭,千里迢迢运往广州,再乘船渡海到东南亚以及西北欧各地……华茶大规模出口并受到西方人的欢迎,首先是它有许多“好”的方面;如好看、好闻、好喝,同时也令欧洲消费者好奇;所以西方人认为中国茶叶是个“好东西”。同时,在欧洲人对于茶的早期认识中,还十分重视渲染茶的保健或治疗功效,他们认为饮茶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所以称茶是“灵草”或者是“包医百病”的“神丹妙药”;甚至将松熙春、贡熙茶看成是贡茶,以致对中国茶叶惊叹不已;因此,熙春茶受到了西方消费者的青睐并成为英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绿茶之一。1660年,英国茶商托马斯•卡洛韦在《茶叶和种植质量和品德》一书中说:“茶是很珍贵的一种饮料,价格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把它用作赠送客人的礼品”。因此,尽管出口到西欧的茶叶售价十分昂贵,但当地人只要能买到中国茶叶,也是“其价几何,在所不惜”;尤其是熙春茶在大批出口后,欧美商人将这种浑圆如珠的茶意译为GunPOwd(意为火药枪的子弹);也正是这种形似“枪弹”的茶叶,屡屡成为东印度公司采购单上的紧俏商品,成为西方商人掠取暴利的时髦饮品。当然,茶叶的优渥利润,才是商人们不畏风浪、远渡重洋的最大动力。据相关资料记载:1699年,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费用为每磅2先令4便士,但伦敦市场上的售价却高达14先令8便士。正是由于中英茶叶贸易给东印度公司带来了高额利润,使得英国茶叶的需求量在进入18世纪后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1705年,徽州绿茶第一次在伦敦露面。自此,中国茶叶的另一大类别开始为英国人知晓;后来,更多的茶叶品种被进口,英国人终于知道了茶叶有绿茶和红茶,其中又有许多品种和成色的区分。绿茶中味浓的品种是珠茶gunpowder tea,混合的品种有熙春茶hyson;红茶中有味道逐渐变淡的工夫茶congou等等。

    18世纪初期,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了1241629磅茶叶,到了1750年,茶叶进口量已经达到了2324912磅。当时,中国各地茶区经广州销往欧美的茶叶,有红茶和绿茶两大类且名目繁多;常见的绿茶有松萝、屯绿以及熙春茶等等。依据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采购订单显示:在1721--1730年间,公司进口的松萝茶为458万磅;同时还进口了相当数量的屯绿和熙春茶。到了1741年至1750年间,公司绿茶中的屯绿茶进口量是8029616磅,熙春茶进口量是1320166磅,珠茶和其它绿茶的进口量分别是161646磅和9338磅。此后,公司采购熙春茶的额度也是在持续地增加。相关资料显示,1750年,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为2324912磅;到1764年已增长到5684707磅,数量翻了一倍有余。到了1774年,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已是1750年的三倍。茶叶不仅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主要商品,而且占了东印度公司自华输入商品总量的78.84%;最高时

    达到91.9%;最低时也有55.1%。如177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广州“十三行”潘启官那里订购了2000担松萝和屯溪茶,同时也订购了200箱贡熙茶;从瑛秀官那里订购了2000担松萝和屯溪茶以及200箱贡熙茶;另外从浩官那里订购了100箱贡熙茶;还从石琼官那里订购了100箱的贡熙茶。在1759--1783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进口的绿茶的数量均保持在1500000磅左右,占整个茶叶进口总量的百分比为30%左右。另外,据公司的统计资料记载,从1773年3月至1782年9月,东印度公司在英国本土销售松萝茶、屯溪茶达1832474磅,销售熙春茶218839磅。如18361837年间,东印度公司从广州采购并输往英国的熙春茶多达2631600磅。此后几年,东印度公司每年输往英国的熙春茶仍然保持在15万磅左右。到了18世纪的最后一年,英国茶叶的消费总量达到了230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第一年相比,茶叶消费量足足增长了200倍。与此同时,熙春茶在持续畅销英国的同时。自1820年以后,也始转销俄国和美洲地区;到了1862至1874年间,熙春茶外销额度达到十万引之多。可以说,中国茶西行,分别在美洲、亚欧大陆各引发了一场战争,结果是一个国家走向独立;一个帝国走向衰落。所以说,茶叶既改变了历史,也改变了世界。

     

    (二)

    1644年,英国著名茶商托马斯•卡洛韦在他的《茶叶和种植质量和品德》一书中说:茶叶“是很珍贵的一种饮料,价格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把它用作赠送客人的礼品”;以致熙春茶的售价在外销市场上一直是居高不下。所以,西欧有所谓“掷三银块,饮茶一盅”之谚。但是,当地人只要能够买到这类茶叶,所以也是“其价几何,在所不惜”。此时,外销西欧的红茶价格略低于绿茶,而绿茶中的熙春茶价格却是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遥遥领先。由此可知,茶叶在交易市场上,是依据质量定价的;不同品质的茶叶在价格上也有很大差别;如1751年,经广州输往英国的松萝茶售价是每担20.66两白银,熙春茶售价则是每担41.13两白银。到1775年,熙春茶输往英国的价格更是高达每担58两白银。1784年,运到英国的武夷茶每磅销售为44便士,而熙春茶则是每磅销售高达121便士。

    到了1788年,广州“十三行”行商又将茶叶的价格进行了提高;松萝茶每担比1787年提高了一两白银;熙春茶价格是从每担50两白银提高到64两白银,销售价格涨了28%。可见,松萝与熙春茶的价格,都是随着英国公众及欧美市场需求的增加及东印度公司采购的数量增多而“水涨船高”。尽管松萝与熙春茶价格高昂,然随着英国公众对茶叶需求的增加,输往英国的茶叶数量也在逐年

    增多。即使是在1845至1846年间,熙春茶售价仍然为每担46两白银(含出口关税);而屯溪绿茶和工夫红茶每担售价约为24至27两白银茶学专家陈椽在《茶叶通史》中说:“1821年至1850年时,屯绿茶每岁外销至五、六百万引(每引旧秤120斤),这还不包括走私茶和贡茶。到了1845至1846年期间,茶叶价格不断攀升,以熙春和小珠茶售价最高;每担可售价46两白银(含出口关税);其次是雨前绿茶,每担售价约40两白银;较低价格的是屯溪茶和工夫红茶,每担售价24至27两白银。当年,外销茶叶平均售价为每担37两白银,熙春茶的售价却是比屯溪茶高出一倍左右”。茶叶收购与销售之间的差价很大,但是,红茶与绿之间,绿茶各品类之间的价格却是不尽相同。1751年,广州出口茶叶的价格为;红茶类的武夷每担15.50两白银;白毫每担24两,工夫每担21.57两,色种每担31.94两;绿茶类的松萝每担20.66两,贡熙每担41.34白银。可见,红茶的售价低于绿茶;绿茶类的售价,熙春茶最高。如1755年,英国东印公司收购茶叶的价格为;武夷每担14两白银,工夫每担14两;绿茶中的贡熙茶每担却高到58两白银。1784年,由于英国对茶叶的需求较大,东印度公司卖给本国茶商的茶叶价格也开始走高:如武夷茶每磅售价44便士,松萝、熙春茶每磅售价高达121便士。此时,法国、荷兰、丹麦、瑞典的走私茶价格是武夷茶每磅19便士,松萝茶、熙春茶每磅69便士。而在当时英国伦敦的市场上,松萝茶、熙春茶每磅售价却是高达十先令六便士(折合126便士)可以说,熙春茶一直都保持着高昂的销售价格,无疑是因为它的品质以价值。即使是在1845至1846年期间,熙春茶售价仍然为每担46两白银(含出口关税);而屯溪茶和工夫红茶售价约为每担24至27两白银。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外销绿茶的价格仍然是高于红茶,而熙春茶的价格则是高于所有的出口外销茶叶。在英国开始出现饮茶的最初50年,即1658--1700年,茶叶的价格相当的昂贵,通常是每磅16先令到50先令之间。当时一个仆人一年的工资约为6英镑,相比之下茶叶显得异常奢侈。但是,熙春茶依然是在英伦市场上热销且售价颇高。

    1706年,英国川宁公司的创始人托马斯·川宁(Thomas Twining)在伦敦开了家极富异国情调的咖啡馆,同时向律师们提供散茶及茶饮;主要有马槟榔茶、屯溪绿茶等;而优质熙春茶的售价则是高达每磅36先令。可以说,在欧洲饮茶兴起及普及的一百多年间,熙春茶一直被视为是一种极为稀缺和昂贵的奢饰品,同时,也成为了白领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熙春乃至中国茶叶为西方贸易商带来了巨额利润,这是勿容置疑的事实。因此,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而言,在二十世纪以前,西方人所寻求的中国商品中,唯有茶叶在中西贸易中是长期居于支配地位。

     

    (三)

    16世纪末,英国文化出现了以茶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如“精艳彩瓷播清馥,青翠熙春注享客;诗人浸润玉液里,华堂满飘习习香。”则是爱尔兰“诗歌节”中无名氏的一首“茶”诗,集辑在1752年刊行的诗集中。

    自此以后,英国名诗人如霍谷森、拜伦及荷美思等诗人,都有着关于“熙春茶”的吟诵和赞美的诗歌作品。1773年,苏格兰浪漫主义诗人费格森在赞誉熙春茶时,写道“爱神永其微笑兮,举天国之芳茶而命之;……彼因胜之甘液,唯熙春与武夷”。而在诗人艾默生的作品《色诺芬尼》第一节中,也有关于“熙春茶”的美好记载。英国保守党政客Rolle为英国自由党员数人所作的(《THE ROLLIAD》鲁里之流)诗中有一首云:“茶叶本多色,何舌犹能穷?熙春与武夷,此绿彼又红;松萝与工夫,白毫和小种,薰花真芳馥,麻珠更稠浓。”由此可知,熙春茶在国外销售良好,其影响也是颇大。当然,熙春茶能作为外国诗人吟咏的对象,可以想见在它们成诗之前,已经是在当地社会流行得相当普遍和久远了。

    与此同时,在英国大英博物馆里,亦收藏着具有异国风情的熙春茶艺术品,那是一幅1789年的木版画;画图中有一个商人在仓库里;他身后是刻有“PW”的茶叶箱;右边两个货架放置着大罐子;罐子上刻着“hyson”(熙春)“green”(绿茶)以及(小种)和(功夫)茶等字样。另外一幅1805年的木版画,画面中杂货铺有两个男人,他们身后的一些架子摆放着糖、面包和茶叶罐。茶叶罐上分别写着:“hyson”(熙春)、“bloom”(花香)、 “hyson”(熙春)以及(小种)和(武夷茶)。大英博物馆还收藏有1768-1780年间的中国粉彩陶瓷茶叶罐;六个茶叶罐被置放在锡盒内;茶叶罐的罐面上书写了茶名,如工夫茶、武夷茶等;另外两个绿色茶名为 “HEVSAN”(熙春)和 “SINGLO”(松萝)。无独有偶,位于伦敦格林威治“卡蒂萨克”号古帆船博物馆里,也有中国熙春茶的记忆。1869年,“卡蒂萨克”号帆船(CUTTY SARK)在苏格兰建成,曾经风云一时的“卡蒂萨克”号是世界帆船史上航行速度最快的一艘船,被称做“顺风威士忌”;也是世界上最后的一条茶运快船。在帆船展板上写着:英国“卡蒂萨克号”曾经在中国上海、福州以及汉口装载武夷、小种和白毫茶;“卡蒂萨克”号也装载绿茶,主要有安徽屯溪茶、圆珠茶或熙春茶等等。“卡蒂萨克”号一共进行了八次往返于中英的运茶旅程;前四次航行中,卡蒂萨克号上海口岸装载茶叶。后四次航行中,到汉口刚装茶。期间,卡蒂萨克号从中国汉口出发到伦敦,最快的航行用了109天。总之,熙春茶留给英伦以及欧美的不仅仅是茶叶的色香味,更有许多关于品饮、茶器、诗歌、文化等方面的美好回忆!

    自17世纪始,熙春茶先后传到荷兰、英国、法国,后又相继传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等国。18世纪,饮茶之风开始风靡整个欧洲;熙春茶又伴随着饮茶习俗传入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以及大洋州的澳大利亚等英、法殖民地;以致到了19世纪,熙春茶身影几乎遍及欧美且声名远播!

     

    参考资料:

    [1]赵烈:《中国茶业问题》第二章《茶之种类》(第一节)(M)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31:9.

    [2]汤后彘:清前期中英之间的绿茶贸易[J].贵州文史丛刊,2005.3:20-23.

    [3]刘章才:从绿茶到红茶--试论十八世纪前期英国进口茶的转变[J]. 《农业考古;2012, (02):160-164.

    [4](美)马士(Morse,H.B)著,区宗华译,林树惠校,章文钦校注,东印度公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年)第一、二卷[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89,112,135,254.

    [5]郭卫东:十八世纪的茶叶贸易与中英交流[J]中西文化研究2009,15

    [6](日)角山荣、玉美、云翔;红茶西传英国始末[J]. 农业考古.中国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专号,1993.04(6).

    [7] 冯国福:中国茶与英国贸易沿革史[J]. 东方杂志卷十,第三号,1913(9-1)33.

    [8]许晓冬;繁荣与衰落——早期中美茶叶贸易变迁;[J]. 晋中学院学报2015,02

    [9](美)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488.

    [10]吴春明:环中国海沉船:古代帆船、船技与船货[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354.

    [11]庄国土,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03.

     

     

     


      
    上一篇: 王国巍:访茶蒙顶
    下一篇: 方辉利:昌溪吴茶的“品牌理念”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