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身闲外,茶道理念中的“闲”蕴含着更加深刻的心闲维度。相较身体的安逸舒适,精神上的闲适超远居于更高的层面。晚明岭南学者张萱曾将闲分为“心闲”和“身闲”两种境界,他指出:“闲有二:有心闲,有身闲。辞轩冕之荣,据林泉之安,此身闲也;脱略势利,超然物表,此心闲也。”(张萱. 西园闻见录,续修四库全书第1168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519页)观茶色品茶香,单纯寻求感官的享乐,并非茶道真谛,于茗饮中体验舒放自然、从容洒脱的心境,此内在心性的觉解,才是茶道之“闲”的理想境界。心闲是一种精神体验,源于个我体悟,是内在的心性超越,往往与外在环境无关。正如法演禅师诗中所云,“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
儒家所讲的孔颜乐处,即是精神体验的典型表现,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贫乏物质条件下,颜回可以不为外物所累而体会到精神的富足。由此可以看出,生命的价值实现与意义世界的发现并非由外在环境左右,而是源自内在的精神体验,它超越了日常时空的局限,彰显出主体存在的真正意义。可以说,精神体验是否深刻充盈,是决定个体生命深度与生活质量的关键。作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事之一,饮茶并不需要特殊的物质环境,也无身份的高下贵贱之别,无论在庭院高阁还是闾巷村社,无论是王公达人还是小夫贱民,都可就地饮茶、坐而悟道。饮茶的境界高下在于能否在愉快的生理感受之后有更深层的精神体验,此种精神体验正是茶之为道的关键所在。禅宗讲“禅茶一味”,就是希望通过饮茶品茗来参悟禅意,明心见性,在其中喝茶只是体道的方便法门,其内在的精神体验才直达道体本身。“心闲”是喝茶所带来的最基本精神体验之一,人们常说“身忙心闲”,在奔波忙碌、辛苦劳作之余,细啜一杯清茶,可以在静谧之中忘却俗世的纷扰,寻得一种自适逍遥、闲淡超脱的心境。苏轼在《书黄道辅品茶要录后》中讲到,有道之士在“至静无求”、“虚中不留”之后,可以观茶之极、察茶之情,得茶之“精理”,正意在追求茶道的心闲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