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道文化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个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和合。茶道文化不是哲学,介于形上(精神价值)和形下(物质享受)之间。哲学光是精神抽象的形而上的东西,讲概念、道理、气等等,茶道不一样,茶道既讲形而上的精神价值,又讲形而下的物质的享受享用,所以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相融合的东西。《周易·系辞上传》里头有句话叫“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光有形而上的精神价值,没有物质的形而下的东西,精神价值就是空的虚的,也无法体现出来;但是如果没有形而上的精神价值的指导,那么形而下的东西也就成为低俗的东西。茶道形而上的东西就是要达到自然、虚静、养性的道德审美,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还必须要有形而下的茶具、茶艺、茶、水、水、火等相和合,以及茶叶产地环境、饮茶的环境。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北宋有个大变法家王安石,他晚年的时候有痰火,太医院就给他开了一个药方,要他用瞿塘峡(三峡的中峡)的水泡皇帝赐的茶来喝,正好他碰到苏东坡,东坡是四川人,就问他能不能回家的时候带一壶中峡的水给我。苏东坡回家就沿着三峡而下,三峡的景色非常美妙,他就光顾着欣赏三峡的美景忘了取水,就只好取了下峡的水。到了开封后苏东坡就把水送给王安石,王安石就让人把这壶水打开把茶放进去煮,半晌茶的颜色还没出来,王安石就问苏东坡是哪里的水,苏东坡就说是三峡的水,王安石又问是不是中峡的水,苏东坡说是,王安石就说“你是不是又骗老夫?这个水半晌茶色不现,肯定不是中峡的水”,苏东坡就说“三峡连在一起,土人说都是一样的水,所以我就取了下峡的水”。这里大家想想,上峡、中峡、下峡的水性是不是不一样?水有水性,人有人性,茶有茶性,各有其性。有的人性格温顺,有的人性格刚强,中国人讲“立天之道要阴与阳,立地之道要柔与刚,立人之道要仁与义”,男的话性格要刚强一些,女人的性格要柔顺一些,刚强和柔顺刚好相配,如果两个人都刚强,那就只有吵架,所以中国人讲阴阳相配、刚柔相间很有道理。水的水性、你怎么取水非常重要,陆羽是辨别水性的能人。
我们讲好茶、好水、好器,这样才能激发出茶的本性,尝到至美至雅的茶香。茶具也成为人类智慧、审美观、工艺投入的精神产品,茶具经过商代、到春秋战国、到魏晋、宋代,中国人对于茶具确实是非常讲究的,我们从《红楼梦》里妙玉的茶具就可以体会到,现在茶具已经发展到紫砂茶壶、茶杯等等,所以整个中国茶具的发展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紫砂壶也出了很多很了不起的名人,顾景舟茶杯的现在的市场价也很贵了,而且有很多造假的。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中国茶具从商周一直到现在,各种茶具已经发展得非常精致了,甚至传到了欧洲。这里就是说一定要形而上形而下结合起来,不能光有形而上的东西没有形而下的东西,只有二者的和合才能体会出茶真正的味道和性质。
第二点是俭朴和修身相和合,这个上面我也讲过,俭朴和修身互为体用,俭朴是修身的实践,修身的正心诚意是俭朴的指导。我们知道朴素本意为节约,不奢侈,艰苦朴素,《尚书·大禹谟》讲了“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吕坤在《呻吟语·修身》也讲“勤惰俭奢,是成败关”,勤俭持家是中国的宗训、家训。《墨子·辞过》讲“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也很有道理,你节制自己就会事业发达昌盛,淫佚则亡,现在很多人是“官迷”、“财迷”、“色迷”,这样肯定会倒霉。
《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是天子还是庶人都应该以修身为本。《国语》讲“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真正能够做到俭朴和修身,那么你一定是道德高尚、勤俭朴素、能够修身养性的人,一定能够事业发达。
所以孔子就讲“克己复礼为仁”,不断的克己,约束自己,这样才能做到“仁”,那么怎样做到克己复礼?也就是你要做到非礼勿视听言动,不要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要听阿谀奉承的话,要听正言,讲话也要正言,行为要合乎礼节,这样你就能做到“仁”,真正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三点我想讲自然和养性的和合。中国有个很宽阔的天下观,现在我们很多哲学就在讨论天下观的问题,朱熹有这么一句话“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天地万物与我是一体的,王阳明《大学问》“天地为一家”,天地是一家,“中国是一人”,中国就是一个人,从这个胸怀来看,就能够做到天人合一。宋代的文人经常以茶的清研、芳洁的自然性中,体认人的修身养性的清芳、纯洁的工夫,以茶的中和、恬淡的性情中,体认修身养性的实践目标。
宋诗当中就有讲“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节”,宋人还从清澈的山泉中,映照出人的心灵、人性的高洁。苏轼《廉泉》诗曰:“毁誉有时尽,不知无尽时,揭来廉泉上,捋须看鬓眉。”不要管别人说你好说你坏,以泉水为鉴,注重自身的养性,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从泉水的清澈当中来映照自己心灵的高洁,只有这样才能经常的警惕自己。这里是以物喻人,以物性喻人性,只有体会了物性映照对照人性,才能达到一个“悟”的境界。
佛教讲“迷”和“悟”,迷就是迷失了人的本性,悟则是悟到了佛性,也就是说你能成佛了。所以我们不要“迷”,上面我讲的财迷心窍、色迷心窍、钱迷心窍都是不得了的,贪官贪好几个亿有什么用呢人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光着屁股出生,死了最后骨头烧成灰,什么也没有了,所以钱放在那里干嘛呢,这真的是想不开。
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中讲到“要知冰雪白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他这里是讽刺当时的一些茶商以次充好,以旧充新,把茶饼上涂上膏油来卖,是不应该的,做人应当忠诚老实,做人应当像新茶那样清秀俊洁的佳人。茶也蕴含着春天的奥密,春天采的茶味是最醇的,陆羽讲有雨不要采茶,晴天有云也不要采茶,采茶的时节和人生命的节律是相联系匹配的,我们一定要从自然当中来体会人性的高洁、清白,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境界。
第四点茶性和人品的和合。我们知道人和物是交感的,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观念,他说人身上有三百六十块骨头,一年有三百六十日,所以人和天和感应的。张载就讲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是没有心的,天心就是人心,所以说为天地立心。这里我们看到天人是相一致的,人和物、人与天是交感的。
陆羽讲“茶之为用,味至寒”,味醇而不烈,茶因为性寒,所以使人清醒而不过度兴奋,茶饮后使人安静、宁静、冷静、文静、雅静。斐汶《茶述》中说:“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得之则安,不得则病。”如果说好的话,茶是能够治病的,如果你不得其性的话,那可能就相反了。陆羽把茶的社会作用比成君子,以茶品与人品相激荡,赋予了茶性高洁、俭朴、率真的精神意蕴,使茶品与人品相得益彰。
苏轼在《寄周安孺茶》中说“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他说好茶性是刚健耿直的,不因杂草而伤其本性,就如正人君子一样,不因奸佞之陷害毁谤而改其忠直之心。茶水清澈,一尘不染,就像廉洁端正的那些人一样。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茶品和人品,茶性和人性,是在互相激荡之中达到一个至美的境界,茶性就如同君子之性,君子之人品。
晁补之《次韵苏翰林石塔寺烹茶》“当年卧江湖,不泣逐臣玦。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节。”他把茶性与兰艾等香草并提,以吴越茶性的中和守节,来比喻自己人生忠直遭贬斥,但是也坚决不改变他的志向和人格,这就赋予茶以贤臣君子的品格,把清苦的茶性与政治的君子人品相和合。宋代文人在品茶的过程中偏爱茶汁的苦味,正是他们人品和节操的一种投射和精神的一种寄托。